近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观察者网“经济学家建言2025中国经济”对话中表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居民储蓄已经达到149万亿元人民币, “激活”部分居民储蓄对拉动消费很重要。
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21日报道,尽管借贷成本下降带来一定缓解,但出于于对黯淡的经济前景的担忧,英国家庭将优先考虑储蓄而非支出,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拖累。市场研究公司GfK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0%的英国消费者认为2月份是“储蓄的好时机”,这 ...
总之,虽然存够一定数额的资金以实现每月额外收入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耐心、合理的规划以及持续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理性投资的心态,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才能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逐步向财务自由的目标迈 ...
LIFENET人寿保险公司(东京都千代田区)10月针对1000名20到39岁民众实施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整体上72.5%的受访者“每月储蓄”,月均储蓄额为2.4万日元。年收入越高,储蓄额越高(图表内颜色逐渐变深),年收入超过800万日元的受访者月均储蓄额为3.7万日元。主要是“为了长远打算”“把一半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存了起来”。
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近年来,兼具财富增值、资产避险、储蓄分红等多重价值的储蓄型保险,成为投资市场的“香饽饽”。但市面上的储蓄型保险种类繁杂,加之“信息差”普遍存在,使得不少投资者难以厘清储蓄型保险靠谱吗、有哪些潜在风险。对此,万通保险秉承以人为本 ...
来自MSN4 天
利率提高对储蓄有什么影响?1、从储蓄上总量来讲,由于利息能给人们带来收益,因此在收入整体不变的情况下,当银行利率处于上升状态时,由于收益的不断增加,人们进行储蓄的倾向也会相应的提高,进而使储蓄总量增加,反则亦然。即当利率高时,存在银行就能有很好的收益,亦可以有保证,因此人们更 ...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多年筹谋和努力修成正果,已经实现提前退休——目前退休6年了,从大房子搬到了小镇上的联排别墅,距离温哥华1个半小时车程,地税只要$1700元,排污费每个月$75元,电费每个月$65元;步行几乎可以满足所有日常需求,包括看牙医和医生,所以每个月只需要开车出门两次;每年出去度假1个月。
在2025年春节之后,各大银行掀起了一场针对儿童储蓄市场的竞争浪潮,目光紧锁这一日益重要的消费群体。随着家长们愈发重视财商教育,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特色的儿童存款和理财产品,争相吸引“小储户”。然而,这场“储蓄大战”背后潜藏着多少值得家长关注的细节呢?本文将解析银行的营销策略,给家长和孩子提供选产品的实用建议。
我国超额储蓄更多源于居民购房需求递延导致当期购房支出减少,因此后续储蓄最终流向或是房地产、而非消费,而中间状态 ...
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已超过7000万户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进一步扩容,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2025年1月26日 ...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已超过7000万户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进一步扩容,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迎来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