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铁路被风沙掩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治沙措施。在火车穿越的60公里铁路沿线,进行大规模的治沙工程。面对茫茫沙丘,科技人员和工人们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麦草方格沙障”。这项技术就是在流沙的表面用麦草和稻草扎成1米乘1米的方格,从而达到稳固流 ...
在甘肃省古浪县,超30万亩的八步沙林场见证着“六老汉”三代人接续治沙的壮举。经过40多年治沙造林,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带,为10万亩农田筑起“绿墙”。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被引入生态修复领域,自走式固沙埋草装置可能会成为推动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标志性设备,也为长盛机械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范例,杭锦后旗长盛机械有限公司的成功之路也将激励更多企业关注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的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近日,在当地一处防沙治沙点,村民们将芦苇切割成每段60公分,再用铁锹把芦苇段压进沙里,形成一个个草方格。 去年11月起,当地芦苇加工厂就开始加工制作防沙治沙芦苇高立式沙障及草方格,工厂每天可加工生产芦苇高立式沙障约1000米,现已制作15万米,可满足近3000亩工程固沙需求。
樟子松是整个三北地区种植范围很广,也是防风固沙效果很好的一个树种。一般最短要经过二三十年,樟子松才能生长成林,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
据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所长汪万福介绍,在几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莫高窟顶已形成由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带挡沙、麦草方格沙障固沙和砾石压沙组成的风沙防治综合体系。极大减缓了风沙对 ...
经过40多年治沙造林,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带,为10万亩农田筑起“绿墙”。 只等一开春,八步沙林场又要忙碌起来。“今年春天计划造林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00多万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