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生于1898年,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深刻而真挚地描绘出生活的各种侧面。作为民主战士,朱自清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极参与了抗日和民主运动,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本次推荐将重点分析朱自清的重要散文作品,包括《背影》《荷塘月色》等,探讨其文学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 天
文化大家看 on MSN吴山明的“水墨散文”14岁的吴山明认真画了两幅作品《野营》和《海军与同学们联欢》,凭借这两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作,他顺利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开启了他的艺术生涯。
洪水过后,天空放晴,村庄开始重建,牧民们返回故土……尘埃落定,杜爷爷也终于收到了丁老师的信件,一共有13封,都被水浸过,里面几张照片也生了霉。
《且听风吟》分为《援藏纪事》《生活随笔》《女儿成长记录》三个篇章,收录了作者的60余篇散文作品。《援藏纪事》记录作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援藏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甘孜州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作者在援藏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生活随笔》记录作者在日常生活 ...
拙著是我散文系列“口头禅三部曲”的第二部,依次是《你听懂了没有》《我的个天》,第三部将于2025年春节后面世。《我的个天》于202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初版,三年里连印11次,18万多册。2023年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一年里连印6次。眼下,受经济与视频 ...
北京日报文娱 on MSN1 天
00后旅美作家刘倩推出散文集《别来春半》,展现跨文化背景下的 ...00后旅美作家刘倩携其首部散文集《别来春半》日前在京与读者见面,并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魏琛琳、95后畅销书作家闫晓雨,以“跨文化写作与女性之声”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华语写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未来走向,以及女性作家如何在文学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位 ...
2月15日,文学博士、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钟山》主编、《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走进栖霞区“栖阅大家讲堂”活动,以“不做无关痛痒的文章”为主题,带来一堂精彩的分享会。贾梦玮说,在传统的四大文体——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中,目前小说可以说是一家独 ...
几年前读作家郑流发表在湛江日报的散文《震撼在黄河壶口》的时候,那种目炯耳轰,仿佛被一种宇宙膂力托举随时会悬空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只知那种体验在美学上叫崇高美,读李白有这种感觉,读三国也有这种感觉。郑流散文这种“气场”在他的另外一些作品中也不难感受到,只是崇高可能换成深邃换成旷渺,或别的什么,这大概就是功力。近日,朋友转来郑流几月前发表的散文《亘古的珠城》,一口气读完,果然有新收获。
在文学界,贾梦玮作为国内一流的纯文学杂志《钟山》的主编和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广为人知。但其实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身份,自己也从事文学原创,尤其是在散文领域内耕耘甚深。
欧阳杏蓬的散文的特点:一是写实与诗化的化用和交融。二是情感的细化与散点透视的运用。三是冷静的笔墨里又有着无法排泄的伤感。四是包罗万象的抒写。五是忠实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十是具有当代散文的个人化书写和跨文体写作的明显特征。——李迎宾 ...
晶达:以文字为桥梁,连接文化的多元可能性,散文,文学,艺术,作家,晶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