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繼1995年記錄清華大學校內動植物資源調查成果的《水木飛羽話清華》後,清華校友吳郁涵、黃雅郁上月出版《清華校園鳥類圖鑑》,收錄校內常見52種鳥類基本資料,還貼心整理出沒地點、稀有度等資訊,是賞鳥新手、都會賞鳥人士的好幫手。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全球研究,分析了來自xeno-canto資料庫的10萬多條鳥類聲音錄音。這項研究刊登於《皇家學會B生物科學系列》,揭示了棲息地、地理位置、體型與喙形如何影響鳥類聲音。
生命演化歷史中最震撼一幕被認為是恐龍演化成鳥類的過程,其中涉及大量骨骼、肌肉、表皮衍生物和其他生物學結構的改變。地球上的第一隻鳥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大陸科學家13日公佈目前全球最早、也是最古老的鳥類「政和八閩鳥」化石。這一發現將鳥類起源時間推進到中侏羅 ...
中國研究 團隊 今天宣布,在 福建 發現全球最古老的鳥類,命名為「政和八閩鳥」,揭示了現代鳥類的體型結構在侏羅紀晚期(距今1.5億年)就已經出現,該研究將以尾綜骨為代表的鳥類重要特徵出現時間提早了近2000萬年。
中國考古再有大發現。考古人員於福建發掘出距今1.5億年的,全球最古老的鳥類「政和八閩鳥」,將以尾綜骨為代表的鳥類重要特徵出現時間提早了近2000萬年。研究已刊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 研究刊《自然》雜誌 ...
11 小时
中央社CNA on MSN彰化大城陸域風機環評補正再審 補鳥類撞擊影響等(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0日電)彰化大城陸域風電因鄰近民宅,在環評首次初審時遭當地居民反對,今天進行第2次初審會議,環委認為對鳥類撞擊影響、土壤液化因應對策等不足,仍建議補充修正再審。
中國福建地質調查研究院(簡稱「福建地調院」)團隊近日公布,一份新的研究進展報告。團隊在政和動物群發現,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動物化石,經過分析,團隊確定了該化石屬於鳥類,並將其命名為「政和八閩鳥」(Baminornis zhenghensis)。
原標題:1.5億年前“恐龍時代”鳥類化石發現 科技日報福州2月13日電 (記者陸成寬)《自然》雜志13日報道我國發現迄今唯一確切的侏羅紀鳥類——政和八閩鳥。通過研究政和八閩鳥,我國科研人員發現,現代鳥類的體型結構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就已出現。這一發現將現代鳥類的關鍵特征——尾綜骨的出現時間提前了近2000萬年。 恐龍演化成鳥類,無疑是生命演化歷史中最震撼的一幕。理論上,鳥類多樣性的增加最早發 ...
張善政表示,日本鹿兒島縣是台灣民眾很熟悉也很常到訪的地方,出水市更是擁有日本唯一的鶴類博物館「出水市鶴博物館」,相當令人驚豔。桃園沿岸溼地及埤塘都是野鳥渡冬的重要棲息地,擁有多處熱門賞鳥景點,包含被國際鳥盟評為重要棲地的許厝港濕地等,他說兩市皆有豐富的鳥類生態及自然景觀,期盼未來彼此在觀光領域外,也能在自然保育及維繫生態多樣等政策上有進一步交流。
【Now新聞台】中國科學家在福建發現體型結構具現代鳥類特徵的侏羅紀時期化石,命名為「政和八閩鳥」,科學家相信牠是全球最古老鳥類,並將鳥類起源時間推前近2000萬年。
張善政表示,日本鹿兒島縣是台灣民眾很熟悉也很常到訪的地方,出水市更是擁有日本唯一的鶴類博物館「出水市鶴博物館」,相當令人驚豔。桃園沿岸溼地及埤塘都是野鳥渡冬的重要棲息地,擁有多處熱門賞鳥景點,包含被國際鳥盟 (Bird Life ...
桃園市長張善政20日會見日本鹿兒島縣出水市市長椎木伸一,適逢台灣燈會睽違9年再次於桃園舉辦,19日椎木伸一市長一行先前往參觀台灣燈會,體驗元宵熱鬧節慶氛圍,今日雙方也就未來鳥類保育及觀光規劃交換意見,盼未來能有更多觀光方面合作交流。張市長表示,日本鹿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