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科学》上公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丝氨酸水解酶。这种全新的人工酶不仅具有天然酶的重要特征,还能够实现多步化学反应,其催化效率提升了惊人的6万倍。这一成果被业内专家称为“酶工 ...
此次研究利用AI工具的多样性,尤其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加速了新酶的设计过程。研究人员利用AI算法预测了酶的结构,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其催化性能。他们设计的丝氨酸水解酶,其催化效率竟比以往设计的同类酶提高了惊人的6万倍。这种酶在水解反应中起着至 ...
酶是令人惊叹的催化剂。这些蛋白质仅由少量地球常见元素构成,却能促进大量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物理运动,并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一直难以找到能驱动相同化学反应的非酶催化剂。
这项突破为设计具有复杂活性位点的酶提供了框架 ...
早期使用人工智能从零开始设计酶的努力取得了有限的成功,通常在反应的第一步之后就会停滞不前。在2月13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几种机器学习方法克服了这一挑战。这种新酶在加速反应方面比以前设计的酶快6万倍。
据IT之家了解,酶是自然界中的“魔法师”,它们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迅速加速化学反应,并改变分子的结构。酶存在于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酶已经在药物生产和工业过程中得到应用。新开发的酶设计工具有望推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解决 Sephin1 作用机制存争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Sephin1 相关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其通过抑制 PP2A 全酶形成减少 CHOP 表达,抑制细胞死亡。该研究为理解 Sephin1 机制及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科研读者一读。
1.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关于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的研究论文。 辅酶Q 10 ...
如今,在补体系统首次被描述100多年后,来自麻省总医院百瀚医疗系统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颗粒酶K(granzyme K, GZMK)的蛋白通过激活针对人体自身组织的补体系统来驱动组织损伤和炎症。相关研究结果于2025年2月6日在线发表在 Nature 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Granzyme K activates the entire complement cascade”。
为了克服研发难题,金达威技术研发团队对辅酶Q10生物制造产业全链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菌种—装备—工艺一体化”的生产理念,旨在构建一条高效绿色的生物制造路径。经过三次生产工艺与装备的改造升级,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微生物发酵工艺,用于生产辅酶Q10。
惊爆!舜百克新型溶菌酶复合消毒液,家庭消毒界的“黑科技”,溶菌酶,消毒液,细菌,复合,病毒,化学 ...
1.心肌损伤:心肌酶谱升高通常提示心肌细胞受到损害,这可能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引起的。心肌细胞受损后,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