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院长坚持将政策研究成果赋能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实践,长期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交流,曾多次参加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和专题讲座。 2月21日,《人民日版》刊发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署名文章《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文章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文章还明确指出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等 ...
春天是农业生产的开端,各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春耕备耕。从育种、插秧到农资储备和田间管理,各地积极利用科技手段,为全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量子科技领域,一项来自中国的重大科研成果近日震撼了国际科学界。据悉,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地在集成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全球首例基于连续变量编码的量子纠缠簇态制备,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填补了技术空白,更为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魏梦佳)我国量子科技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自然》杂志20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相关专家表示,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如何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大规模量子纠缠是国际量子研究难题。量子纠缠簇态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比特量子纠缠态,是量子信息科学的核心资源,然而其确定性、大规模制备面临巨大实验困难,尤其连续变量簇态的光量子芯片的制备和验证技术在国际上仍属空白。
2月18日,北京大学王剑威教授(前排坐者)与团队成员在北大实验室展示硅基光量子芯片晶圆(受访者供图)。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魏梦佳)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相关研究成果于20日在《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