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on MSN2h
景德镇白瓷,千年前就“穿越”到贺兰山深处新华社银川2月23日电(记者马思嘉、冯开华)贺兰山顶积雪未消,在人迹罕至的苏峪口深处,横空出世的西夏官窑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震撼不已——这是西夏宫廷用瓷烧造地,使用的是北方的原料和技术,出产瓷器却与景德镇湖田窑的精细白瓷极为相似,素面薄胎、通透莹 ...
经过实地踏查发掘现场和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苏峪口瓷窑址是西夏宫廷用瓷烧造地。这次考古发掘成果,以全新材料助推了陶瓷考古的发展,并从瓷业生产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实证了两宋时期多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对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据了解,苏峪口瓷窑址在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1—2024年,为探索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生产的窑业面貌、找寻西夏陵与西夏寺院等出土精细白瓷产地等学术问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对窑炉1—窑炉6(编号为 ...
11h
Hosted on MSN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发现中国最早“高石英瓷”2月22日,记者从2025年苏峪口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论证活动中获悉,苏峪口瓷窑址发现中国最早的“高石英瓷”,将瓷胎“二次配方”技术从元代提前至西夏。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苏峪口瓷窑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1年至2024 ...
在福禄坪峪村西南有一小山,地貌酷似“老灯”,取名“灯碗”。山顶长有一棵马尾松,树高约5米,一人合抱之粗,约有250年树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可称全村松树之王。
Hosted on MSN12h
苏峪口瓷窑址发现中国最早“高石英瓷”!将瓷胎“二次配方”从元代提前至西夏2月22日,记者从2025年苏峪口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论证活动中获悉,苏峪口瓷窑址发现中国最早的“高石英瓷”,将瓷胎“二次配方”从元代提前至西夏。 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苏峪口瓷窑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1年至2024年,为探索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生产的窑业面貌、找寻西夏陵与西夏寺院等出土精细白瓷产地等学术问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对窑炉1—窑炉6(编号为Y1—Y ...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寻人启事,称一名40岁北京男子2月15日独自前往密云县黄花顶徒步登山至今未归,亲属向社会征集线索寻人。
农历正月十五古韵今辉点亮长峪城“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在这充满希望与喜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流村镇长峪城村,这座承载着500余年历史记忆、宛如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的古村落,将再次成为文化与欢乐交织的璀璨之地。2月12日至2月16日,昌平区2025年传统节日系列文化活动“点亮长峪城”元宵民俗文化 ...
沐浴着初春的暖阳,行走在乡村小路上,整洁的人居环境、鳞次栉比的农家新居、平坦干净的水泥村道、洋溢着幸福笑脸的村民……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呈现在眼前。
自驾:自驾游客请将车辆停到村入口西侧停车场。 公交:从昌平城区乘坐昌33路公交车可到达长峪城村。 地铁:乘坐地铁昌平线,在昌平站下车,步行至昌平鼓楼西街公交站,乘坐昌33路公交车。
中新社银川2月22日电 (记者 于晶)记者22日从2025年苏峪口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论证活动中获悉,苏峪口瓷窑址发现中国最早的“高石英瓷”,将瓷胎“二次配方”从元代提前至西夏。 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该窑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 苏峪口瓷窑址是西夏烧造白瓷的重要窑场,也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西夏瓷窑址,瓷窑址首次揭示出宋元时期单个完整窑场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