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90年代一次启功先生给我们讲课,他当时开了一个玩笑——“有的人,书画打开一半就知道真伪,例如徐邦达,别号‘徐半尺’。其实有时候我不打开书画也能鉴别真伪,为什么呢?” ...
公元十三世纪,来自北亚草原上的蒙古人如火山喷发一般异军突起,在短短的数十年内,他们凭借着极其强悍的骑兵力量横扫了亚欧大陆,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空前庞大的蒙古帝国。后世史学家们在惊叹蒙古大军无可抵挡的强大战力的同时,也对蒙古大军的武器装备产生了诸多的疑惑 ...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等6个项目入选。 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本报讯 (记者 张琪悦)2月10日,记者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对唐高祖李渊侄子、陇西郡王李博乂夫妇合葬墓的联合考古中发现,该墓是目前所知唯一在墓葬轴线上纵列三室的唐代砖室墓。这说明在唐代,对于李博乂这样知错能改的宗室成员,死后不但会给予美谥,墓葬形制也会采用殊例。 李博乂夫妇合葬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五过洞,墓室为前、中、后三砖室,规模 ...
2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汾阳上庙村魏晋墓M2、M5的发掘资料。这两座魏晋时期的砖室墓为吕梁地区首次发现,对研究该地区墓葬形制演变、魏晋北朝墓葬地域特点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2021年7月至11月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 ...
这一时期的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看作是刀的雏形。成熟形制的刀,主要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狭长,薄刃厚脊,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 短柄刀是一种用于近战的劈砍类短兵器。西汉时期,骑兵驰骋战场,以劈砍的方式更能有效杀敌。
汉魏锥阳城的历史沿革与城郭形制 东汉雑阳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处。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在襟阳营建都城.初平元年,董卓挟 ...
西汉雉饰铜斧。 商朝亚醜钺。 斧、钺(yuè)均为中国古代劈砍类长兵器,二者形制相似,经常被联称。区别在于钺的刃部比斧更宽阔、弧度更大,更多用作礼仪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王”字为一把宽刃巨斧的形象。《 ...
中新网西安1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8日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咸阳市谢家河村发现形制新颖的仰韶中晚期房址,为泾河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