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早稻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较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等问题,尤其是在“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导致与油菜种植茬口衔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通过利用偏粳型 ...
原标题:特早熟早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记者24日从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技期刊《作物杂志》。
预计未来 10 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弱,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 ~ 2 ℃,利于北方冬小麦萌动返青、南方油麦生长发育和华南早稻播种育秧。预计华北西部和南部、黄淮降水量有 10 ~ 30 毫米,利于麦田增墒和冬小麦生长;江淮、江汉 ...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我国的春耕春播工作已全面展开。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10天,冷空气的影响将减弱,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将比正常年份偏高1到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天气的变化究竟对春耕春播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2月24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预计今年春耕春播时节,我市各地光温条件有利于早稻播种育秧、移栽返青,但2月至3月降雨量总体偏少。市气象台预计,本周的周前期我市多阴雨天气,周后期气温明显回升,部分地区将有雾和轻度回南潮湿天气。据了解,今年以来,雨水成为我市的“稀客”,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降雨量偏少,大部地区 ...
目前,全区已落实和建设大型集中育秧主体5个,扎实推广水稻集中育秧面积16.5万亩,实现早稻种植面积28.5万亩,已购回化肥、农膜1800余吨、种子60万公斤,机耕稻田2万余亩,春耕备耕生产热气腾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随着天气转暖,我国春耕春播工作全面启动,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到2℃,未来一段时间,天气将对春耕春播有哪些影响?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崔兴毅、通讯员孙闻阳从中央气象台获悉,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弱,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利于北方冬小麦萌动返青、南方莜麦生长发育和华南早稻播种育秧。预计华北西部和南部、黄淮降水量有10至30毫米,利于麦田增墒和冬小麦生长;江淮、江汉、江南等地部分地区降水有40至70毫米,局部80至1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四成至两倍,利于增加库塘蓄水, ...
来自MSN17 小时
小芹菜闯出大市场
眼下,在我省最大的人造平原上,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连江县官坂镇贵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00多亩西芹抢“鲜”上市,村民们忙着过秤定包,一车车鲜菜经过分拣、包装、装车,发往福州市区、厦门,还热销至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
实施集体经济“提低”“扩中”“攀高”协同推进行动。深化片区组团发展模式,谋划强村带弱村发展机制,推动村与村之间的资源整合、品牌共享,鼓励村集体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发展途径,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此次回暖是否异常?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这次回暖是冬春之交的一次正常过程。和历史数据相对比,此次预计华南地区的最高气温能进入历史同期前10,江南地区也差不多。而黄淮、华北平原北部的最高气温和历史同期极端最高气温相比,就差得多了,远远称不 ...
“此时,由于前期的回温,导致基础气温比较高,降温幅度显著,这次冷空气活动可能会达到寒潮的级别。”张涛告诉记者。根据预报,3月1日至3日,中东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局部降温12-14℃,最低气温0℃南压至淮河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