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藏:“印从书出”需建立在完善的艺术生态中,在当下数字化书写普及的语境下,如何重构书法与篆刻的共生关系?这种传统艺论对青年创作者是否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养要求?金海港:文字是有生命的,需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热爱,同时需具备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 ...
在即将到来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中,隶书这门古老而精美的艺术将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由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隶书独特的笔画和形态美,还旨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童衍方,作为展览的核心人物,其在书法与篆刻上的造诣已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所主办的工作室自开设以来,不仅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阵地,更是一个传承与发扬传统技艺、进行艺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此次展览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同时亦能感受到当代艺术家对于传统的重新解读与表达。
在寻砖游历中,徐乐山共收获了2000品各式各样的古砖,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齐全,收藏地域集中在古吴越的德清、长兴、安吉、余杭等地。徐乐山将这些古砖按照“纪年”“记名”等进行系列分类,时不时拿出来细细观摩。
本次展览汇集了童衍方书法篆刻暨鉴藏名家工作室师生精心创作的50余件书法篆刻及金石鉴藏作品,全面展现了工作室开设以来的教学成果与艺术探索。展览涵盖书法、篆刻、金石拓片等多个领域,既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亦是对当代艺术创新的生动诠释。
近现代的上海篆刻巨匠云集、人才荟萃。海派篆刻也因此在全国篆刻界享有“半壁江山”的美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得涧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理事长、徐汇区书画协会副会长——沈爱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沈爱良沈爱良,字贞石,生于上海松江, ...
“劲藏于内,势张于外”,可以概括王瑞的篆刻风格。素以篆刻闻名的王瑞,其书法少有人提及,而他的书法尤以草书与草篆成就卓著。
邓散木清高孤傲,落拓不羁,留下许多奇名怪号和奇闻趣事。因秉性如铁,加上刻印用铁笔,他最初的艺名为“钝铁”,有自谦之意。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与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钱瘦铁,号称“江南四铁”。由于“钝”“邓”谐音,邓散木又简称艺名为“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