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羡慕那些孤身一人独自行走天下的旅行者,寂寞,空旷,孤独,又与自然如此接近,甚至融入自然。 蒌蒿与红蓼 文/柴薪 刊于2024年11月21日《文学报》 ...
作者:蒌蒿满地(富书作者)9月13日,传来喜讯,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细数她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这是位值得敬佩的老戏骨,而且她的一生坎坷又励志。从一名农村女,凭借饰演“白毛女”一举成名,事业家庭双丰收,到晚年因一家4口患癌花光积 ...
留白的芦情文/吴灿娜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美丽的洞庭之畔,下塞湖洲上,迎来了一群不请自来的文人骚客,他们早已被一路走来的桃花粉,梨花白,油菜花铺天盖地的鹅黄所惊艳,但当他们迎着瑟瑟湖风,登上机船渡过漉湖,踏上下塞湖洲子时,他们的心还是被惊到了,一群人呆 ...
北刘寄奴味苦、性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滇南本草》言其“利小便,疗胃中湿热,痰发黄,或眼仁发黄,或周身黄肿,消水肿”。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痛、癥瘕积聚、血痢 ...
文化大家看 on MSN5 天
山西文学大家笔下的“渔父”
此中隐含着一个典故:《后汉书·严光传》中的严光(字子陵)功成身退后,不慕高官厚禄,隐居于富春江,每日以垂钓为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象。
海鲜,这自古以来便被视为海中珍馐的美味,其实在古代有个特别的名字——“海错”,意指海中水产种类繁多,错杂非一。早在距今4000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采拾贝类以供食用,这可以说是海鲜饮食文化的起源。
实际情况和我们想象中不一样。 前阵子,一段云南孩子和上海、香港孩子的对话,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 上海孩子问云南孩子:你家是啥样的?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那种县城里还是山沟沟里? 云南孩子一点都没觉得被冒犯,坦然地大声说:我家那正版山沟沟,绝无虚假。
前段时间热播的《寒暑假》节目中,来自大山里的云南少年崔思敏凭借自信大方的谈吐、宽厚的个性以及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 ...
2015年起,沅江在芦苇绿色低碳转型上下了许多功夫,探索出了相关路径,让芦苇从“废柴”变身为“资源明星”。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芦苇在春天长出的嫩苗,即为芦笋,洞庭湖区的百姓将其视为传统美味。 芦笋的植物学名叫“南荻笋”,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