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中国文化至盛的朝代唐宋时期大家辈出,如李白、杜甫、辛弃疾等文坛巨擘不胜枚举,但为何苏轼会脱颖而出呢?原因并不难解释,如果说李白的潇洒飘逸像是谪仙一样令人不得不仰视,那么苏轼的豁达心胸则就是人间真实,才是我们可追可求的。
从古至今总是流传着当官的哪有不贪的说法,以至于历史上每次查抄贪官污吏都是动辄耗费数年心血,牵连甚广的大场面。因此清官就成了“稀缺品”。
“伟大的诗文,是对苦难的挣扎和超越。”这句话说得十分贴切。如果说苦难是一片贫瘠的土壤,那么这些伟大的作者便是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不辍的农人。他们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不沉沦于苦难、不为苦难所磨灭,更在于他们用自己的笔墨向世界展示了积极乐观、豁达广阔的精神境 ...
驿路悠悠,五韵传承一段段红色传奇如何成为连州丰阳的“精神瑰宝”?又缘何有望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典范?这一切,离不开这群中大师生纪念馆中传文化,思政课里增本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驿展红图”实践团第十五届博雅教育——教学实践项目 ...
苏轼年过花甲被贬海南儋州,此地环境恶劣,他面临生活困顿、食不果腹、水质差等问题,还遭受政治高压。但他乐观豁达,劝学劝农劝医劝和,心系民生。他以“以此一有而傲六无”的态度捱过艰苦日子,创造美食,热爱生活。居儋三年,苏轼完成多部著作,在思想、学术、意志力上达到生命高峰,他将儒释道文化精华融合发展到极致,其被贬经历成为平生最奇绝之旅。
2月17日,《光明日报》第05版刊发文章《数字赋能 黔山贵水人气旺——贵州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关注贵州因地制宜发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优势,通过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增进城市和乡村旅游魅力,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来自MSN19 小时
只生欢喜不生愁
中午,想休息一会儿,楼底下偏偏有一个孩子在撕心裂肺地哭,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哄。原来是他走累了想要爸妈抱,爸妈手里拎满了东西无法抱他,他就开始哭闹。我不由哑然失笑。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合心意便会以哭闹来解决。可是小时候,谁又不是这样呢?总觉得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期待有人看见、有人呵护。殊不知人这一生何其漫长,痛苦和委屈的事情又岂止是一件、两件?痛苦委屈的时候又岂是能用哭闹解决的?人生在世,无常其实才是 ...
余敦康(1930—2019),湖北汉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汉宋易学解读》《易学今昔》《周易现代解读》《魏晋玄学史》等。
中国革命史,其实也是一部由正直赢得胜利的历史。长征途中,曾面临过张国焘分裂红军的严峻考验,当时张国焘逼迫朱德表态,要他承认中央路线是错误的,朱德却斩钉截铁地说:“党中央的北上方针是正确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任弼时也强调“我们唯一的道路是北上与中央会合。”正是他们鲜明的立场和正直的斗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为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摔得够惨: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2岁差点死去,45岁起不停被贬谪,49岁丧子,直到60岁还被贬,终于在66岁,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笑得也够真:一生写诗3000多首,有344首带“笑”,远超其他有相同境遇的诗人;每贬到一处,他就广结好友,把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热闹;就算落魄到吃不起饭,他也能把别人不愿吃的羊肉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