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如德,1934年12月生于上海,上海文史馆馆员,著名俄语、英语翻译家,曾任教于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上世纪五十年代投身翻译工作以来,荣先生翻译了大量优秀的俄语、英语文学作品,主要译作有:奥威尔《动物农场》、索尔仁尼琴《癌病房》、狄 ...
《喧哗与骚动》中,儿子在父亲的墓地边“突然觉得好玩,便决心在附近逛一会儿”,生死是严肃的事情,而这种无所谓甚至闲适的状态,或许会令人疑惑。然而,当真正经历过高强度的痛苦,或许你就会明白,原来文学说的都是真的。
用女性第一性视角打开一部电影最爽的地方,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无休无止地看女人和女人交朋友、聊天、拥抱了。她们交朋友不是为了一个男人,她们拥抱不是因为一个男人,她们聊天更不是关于一个男人。
叶嘉莹已驾鹤西去,她在人间的功业,汇成了一条河,它属于每一个长夜难眠、渴望救赎的灵魂,属于每一个瞬间被诗打动、忽然发现生命意义的人。 沿着这条河,我们终将找到自己,找到永恒。
皮埃尔·布迪厄的《学术人》是一部揭示学术界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的作品,探讨了学术界的社会结构和学者的社会位置,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人的职业生涯。布迪厄认为,学术界并非一个纯粹的知识和真理追求的领域,而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的社会场域 ...
诗人与文豪之间的惺惺相惜,没有因为时间短暂、天涯两隔而淡化,情谊历久弥坚。杜甫将李白视为终生挚友,思念因时空不便而肆意生长,流传下来13首致李白的赠诗。
即使是在秋冬,散步也依然是件充满治愈的活动。许多人认为散步是一种产生思想的神秘仪式,如约翰·缪尔所说的那样“我只是出去散散步,最后却决定在外面待到太阳下山,因为我发现向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去”,也许,生活就是从散步开始的。
《记忆萦回》是当代美国最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的告别之作,也是他最私人的阅读回忆录,是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在书中,布鲁姆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文 ...
编者按:2024年11月15日-17日,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节目,德国皮娜·鲍什基金会、塞内加尔非洲传统与当代舞蹈国际中心以及英国萨德勒之井剧院联合制作的舞蹈剧场作品《春之祭》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连演三天,演出上半场由皮娜·鲍什编导 ...
2023年5月6日,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块长方形石块被安放在英国国王查理三世登基王座下,这就是被称作“命运之石”的斯昆石。14世纪以来,斯昆石一直是英国君主登基时的标配,成为王权的象征。这块看似普通的石块为何被称作“命运之石”,一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