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春寒料峭,室内讨论热烈。18日至19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新闻界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忆过往、谈经验,话挑战、谋未来,共同探寻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路径。
杨静雅获得中国新闻奖和浙江新闻奖后,在浙江省庆祝记者节活动现场领奖。柴蕴华摄 杨静雅曾在办公桌上贴过这样一则座右铭:永远被抄袭,从未被超越。这是她偶然在市场上看到的一句家纺产品广告语,她拿来警示自己。
近日,在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开幕式上,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以《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新时代价值》为题,就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发展阶段、角色特点等进行演讲。 我们摘编播发,供交流研讨。 中国新闻奖评选历来重视舆论监督报道。近年来,涌现出《食品工厂的“黑洞”》《“东北黑土保护调查”系列报道》《多地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向前 ...
研修营经历数日科考,营员们自行编组,并以”未来之问“为题,落地“未来之书”“未来之水”“未来之梦”等相关产业,在行程的最后24小时里,融入科考元素,由岳路平、鲁大荒等导师 ...
本网讯 2月18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在福州举办。活动以“守正创新 ...
2月19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研讨活动继续在福州举办,主办方邀请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主任唐绪军分别就“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与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和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作专题辅导。
2023年7月,受强降雨影响,K396次列车从被迫滞留北京门头沟落坡岭站到平安脱险的过程牵动人心。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新闻纪实视频《风雨落坡岭》,以滞留旅客、列车乘务员、救援 ...
今年“新春走基层”,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徐翔宇来到安徽马钢罗河矿业,与出矿班一同进入地下600米深处的矿井,探寻科技为铁矿石开采带来的巨大改变。 徐翔宇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报道经历与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杨静雅始终坚信榜样的力量,传播典型人物的正能量。她参与了诸多宁波市典型人物报道,从她的作品中走出了10多位“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荣誉获得者。2022年到2024年,她通过报道凡人善举,不仅实现了《宁波晚报》拿中国新闻奖的愿望,还连续3年获奖。
但这一次U20亚洲杯,一切都变了样。赛前赛后采访一片喜气洋洋,教练球员都侃侃而谈,稿子有用不完的引语,既不用做算术题,也不用写反思稿。坦诚地说,我多少有些不太习惯……领导同事开玩笑:“你也需要找找报道强队的感觉。”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