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表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催化剂的优化设计将继续朝着高效率与高稳定性并重的方向发展。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形式,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性将愈加显著,新的催化剂材料也将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复旦大学团队近日在绿色氢气生产领域取得新突破,研发新型嵌入式催化剂,显著提升绿氢生产效率和稳定性。目前该成果已进入转化阶段,项目中试产线一期建设完成,可生产催化剂浆料和膜电极产品,服务光学、能源、半导体领域产业需求。该成果有望加速促进绿氢产业化进程, ...
回收钌催化剂不仅有助于节约宝贵的钌资源,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在回收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将钌元素从废料中有效提取出来,再经过精炼和加工,就能得到高纯度的钌产品,用于新的催化剂制备或其他高端应用领域。
金融界2025年2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膜电极、燃料电池”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495755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0 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新能科(300072)、凯大催化(830974)、凯立新材(688269)、润和催化(872211)、贵研铂业(600459)、陕西瑞科(430428)、中触媒(688267)、中自科技(688737)等 催化剂是指一种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对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各大能源企业纷纷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转型升级。近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名为“催化剂中贵金属含量的分析方法”的专利。这一创新举措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让我们来深入探讨该方法的内涵、市场潜力以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2月9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燮贤先生的百年诞辰。郭燮贤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催化科学家,对中国催化研究走向国际学术舞台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氢能被认为是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氢能生产已成为能源科技发展的关键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论文,报道了一种全新的高活性产氢催化剂稳定策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石化(60002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含介孔材料的聚烯烃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1980068497.1,授权日为2025年2月21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马丁课题组、英国卡迪夫大学等机构,开创性地提出了金属-碳化钼体系“选择性部分重整”制氢新技术。相关成果已于 2025 年 2 月 14 日发表在《科学》上(IT之家附 DOI:10.1126/ science.adt0682 )。
AI眼镜迎重磅催化 昨天,中国信通院正式启动了对AI眼镜的专项测试。 此次测试覆盖AI眼镜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七 ...
#AI手机越聪明越开放越危险#【大模型催化AI手机进化,#AI手机个人隐私如何不裸奔#?】伴随AI智能体“接管”手机屏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正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当将AI“装入”手机的两张“技术地图”——端侧AI与云侧AI时,还涉及第三方大模型,手机终端厂商、大模型提供者和开发者等不同商业主体间的生态模式及责任边界尚不清晰。 另有专家提出更深一层担忧:在AI手机时代,手机厂商和App开发者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