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也是写了一次雨后的春耕:“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这首题为《春日耕者》的诗,苏辙描绘得更加细腻,一场春雨过后,墒情很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而忙于春耕的农民甚至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苏辙的诗, ...
解不了的相思,催生出了无数经典诗词。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流传了1700多年的异地恋之歌,来自汉代无名氏的《行行重行行》。此诗被收录在《古诗十九首》中,是这部诗集的第一首。全诗事真景真情更真,短短几句无一生僻字,却纸短情长,句句写到人心坎里,170 ...
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渴望一份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而这一份来自千年前的古典诗词,就宛如一缕清风,轻拂过心田。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诗歌,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诗词,无不蕴藏着浓郁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在这篇评论中,我们将围绕50句静美的诗词,从多个角度分析它们所传达的主题、情感以及在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让读者在古典的诗词中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静。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又到了行走和出发的季节。
陆游,这位南宋著名诗人,在1173—1174年期间任职乐山,留下了描绘乐山大佛的诗作《谒凌云大像》。讲座上,阿来以这首诗为切入点,为大家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出郭幽寻一笑新”,描绘出陆游出城时正值春天,天地焕然一新,心情愉悦的状态。“径呼艇子截烟津”,一个“截”字,生动地展现出他急切前往对岸瞻仰大佛的心情,尽显古代诗词炼字的精妙。
文化大家看 on MSN5 小时
《安岳石窟内容总录》填补空白
该书凝聚众多学者心血,系统收录了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80处石窟寺遗存,完整呈现了当地重点石窟寺遗存的全貌,展现了石窟寺作为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综合体的独特价值,见证了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研究中国晚期石窟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AI修复唐宋八大家,今日上海天气:5°C-8°C,小雨转阴 ...
陆游,这位南宋著名诗人,在1173—1174年期间任职乐山,留下了描绘乐山大佛的诗作《谒凌云大像》。讲座上,阿来以这首诗为切入点,为大家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出郭幽寻一笑新”,描绘出陆游出城时正值春天,天地焕然一新,心情愉悦的状态。“径呼 ...
探究:我国十个最强朝代中,唐宋谁影响力居首 ...
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人,多以波斯(伊朗)人、大食(阿拉伯帝国)人为主,故一些史籍文献把 “蕃客”一词等同于“外国穆斯林”。但事实上唐代以前波斯的主流宗教为拜火教,公元7世纪以后才逐步转向伊斯兰教。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5年02月08日 18:07 视频简介 潮州从唐宋开始发展起来很多绣庄。
孙光宪(901—968)《北梦琐言》有载:“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寇犯阙,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而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时人号‘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幛子,以此止谤,亦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