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三语政纲"的提出背景,和徐阶的从政履历有关。徐阶是嘉靖二年中的进士,《明史》评价他"性聪敏,有权略,而阴重不泄",意思是说他非常聪慧,有执掌权势的策略。但是,他的从政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时,他因为与当时的权臣张孚敬意见不合遭到贬斥。后来,因为他是夏言的门生,在严嵩和夏言争权严嵩胜利后,严嵩对徐阶更是百般提防,可是徐阶一直隐忍不发,一方面努力提高"青词"的创作水平 ...
极其残酷的剃发令,是以生命为要挟强迫汉族士民背弃千年传统,并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故而剃发令被列为清初六大弊政之一。一般而言,六大弊政是清初统治者对汉文化接受程度浅、部族遗风浓厚的体现,也就是说乃统治者的野蛮本性所致。然而,与其他弊政不同,剃发令不是简单粗暴的压迫政策,而是处心积虑设计出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