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郭佳丽)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分六部分共提出30条举措,其中“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占了重要篇幅,要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 ...
乡村振兴进行时随着天气逐渐回暖,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紧抓时机,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通过精准判断麦田状况,把准“麦”相,为农户开出了科学的田间管理“良方”,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库木库萨尔村的麦田里,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 ...
生活·家 on MSN5 小时
科技助力水产养殖稳产增收
1个多月前,这里还因水质恶化面临减产危机,后来通过绿氮培菌机自主发酵的芽孢杆菌制剂,泼塘3天,不仅水质达标,对虾采食量更提升20%。
2月24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了《2024年中国 海洋经济 ...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下称“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向全党全社会再次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农民群 ...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借助工行的贷款支持,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崇州市蜀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张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农田灌溉排水功能、耕地质量都将改善,水稻、小麦、油菜每亩可分别增产300斤、300斤、260斤,带动农民增收。
蒿慧杰指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扛得更稳。自觉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人勤春来早,春山可望,草木生辉。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月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这份文件的出台,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深远。
农业科技护航粮食稳产丰产、人工智能赋能农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少外国朋友成为中国科技兴农富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近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德国的农业专家、日本的植物学专家,听他们讲述中国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 玻璃温室里,菜苗正绿。宋展蹲在地头,记录菜苗生长状况。“我来中国学习已经3年,但与农作物打交道可不止3年。” ...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春节假期结束,沿河自治县大部分企业已陆续有序恢复生产,铆足干劲开局争先,力争实现蛇年第一季度“开门红”,为沿河经济高 质量 发展增添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月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多位专家学者发声。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根基更加 ...
“三农”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金融支持,离不开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等代表委员的关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孙东生提出了一份提案,建议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推出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提供支持,同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保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