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名家传丨“天才刀客”方去疾,篆刻史上的一代巨星 ...
艺术典藏:“印从书出”需建立在完善的艺术生态中,在当下数字化书写普及的语境下,如何重构书法与篆刻的共生关系?这种传统艺论对青年创作者是否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养要求?金海港:文字是有生命的,需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热爱,同时需具备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 ...
在即将到来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中,隶书这门古老而精美的艺术将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由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隶书独特的笔画和形态美,还旨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此次课程由西湖区文化特派员黄红伟主讲,吸引了众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且具备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下杨村村民踊跃报名。最终,15名学员脱颖而出,开启了这场充满诗意“花”艺的传统文化之旅。
著名书法家李文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10日上午7时45分离世,享年85岁。告别仪式将于2025年2月13日9时在杭州殡仪馆流芳厅举行。 李文采,字闻粲,号稠 ,浙江缙云人。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供职于浙江省博物馆 ...
前不久,在一次文化入企活动上,万荣王显人范建国精心打磨的篆刻作品《道德经》,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件怎样的篆刻作品呢? 众所周知,《道德经》全文五千余字,内容包罗万象。单是一字一句流利地读一遍,都不那么简单。而范建国却一字一 ...
篆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是书法、美术、雕刻相结合的独特艺术,为弘扬传统篆刻艺术,让老年人在刀石间找寻生活 ...
2025-02-07 16:55发布于北京央广网官方账号 韩天衡对秦汉玺印、明清流派印的研究极为精深,尤其对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风格融会贯通。他并非简单 ...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之际,一位来自晋中市的书画家蔡铁军,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项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他用缅茄材质篆刻了100个蛇形印章,热烈迎接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这一创作不仅展现了蔡铁军个人的艺术风格,也为传统篆刻艺术注入了全新的 ...
本报讯 春节期间,晋中市书画家蔡铁军用缅茄篆刻了100个蛇形印章,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 缅茄原产于缅甸,明代传入中国。缅茄籽形状美观,质地坚硬如木,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相较于石头,缅茄的价格低廉,用作篆刻材料者甚少,既环保又适合批量创作。
我穿的是中式旗袍,她穿的是中式马面裙,我们一起出去吃饭。 篆刻于方寸之间见真章,是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2009年,中国篆刻成功入选 ...
我穿的是中式旗袍,她穿的是中式马面裙,我们一起出去吃饭。 篆刻于方寸之间见真章,是一门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2009年,中国篆刻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金花利也喜欢上了中国篆刻。 金花利:我在韩国是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