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晚清时期上海街头弄堂里一位卖鸡毛掸子的年轻小商贩的老照片,当时摄影师桑德斯为了更好的展现出人物特色与形象,还特意花重金雇佣一批人前来摆拍,甚至还亲自设计生活场景,拍摄了大量反应晚清时期的百姓生活状态影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很长时间以来,闻叔做的伞是“墙里开花墙外香”。2011年,韩国人邀请闻叔夫妇二人赴韩指导韩国人做油纸伞,被闻叔一口回绝了。那时候,国内对非遗的重视程度还没有今天这么强烈。“油纸伞技术被他们学了去,那富阳油纸伞就成了他们的了。这种事我不干,给我多少钱都 ...
闻士善自幼在油纸伞的浸润下长大。成年后主动接下父辈的衣钵,不愿传统技艺没落。从上山砍竹子,到锯竹筒、切片、打洞、开槽、做伞盘、穿伞架、调色、糊伞面、穿装饰线、油漆、烫头、锯爪、折伞…… 经过10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特殊的要求。
闻士善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纸伞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 刚刚过去的2025蛇年央视春晚,小品节目《借伞》中,著名越剧演员陈丽君出场时带着一把伞面为渐变蓝的伞,正是来自杭州富阳的伞。 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油纸伞,也被称为“中国传统伞”,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闻士善自幼在油纸伞的浸润下长大,成年后主动接 ...
“闻叔的伞”账号近日发布讣告:“闻叔”闻士善先生于2月17日下午在家中逝世,享年63岁。 闻士善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纸伞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
初春的午后,丽江古城红檐青瓦的古建筑与绿意盎然的树叶相互辉映,触感细腻的暖阳,从小巷错落悬挂着的彩色油纸伞缝隙中洒下,带来一地的静谧。柳树下,小桥流水间,三三两两的游客柔声轻语,优哉游哉,享受这一份独属于古城的惬意时光。
来自MSN21 小时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是大自然最具灵性的使者,它精准地把握着时令的脉搏,于恰到好处的时节,奏响一曲曲关于新生与希望的昂扬乐章。 起初,天空只是微微泛起一层淡淡的灰白色,仿佛被一床若有若无的薄纱轻轻覆盖。空气中充斥着潮湿的气息,那是雨即将来临的前奏。渐渐地,微风轻柔拂过,带着几分湿润的温柔,轻轻撩动着人们的发丝和衣角。紧接着,雨丝开始悠悠飘落,它们是那般纤细,那般轻柔,如同牛毛,如同花针, ...
在品梅苑内,一场以梅花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览也同期开展。展览汇集了众多书画作品,画师以笔墨丹青描绘梅花的千姿百态,展现了梅花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独特韵味。活动期间游客不仅能了解梅花文化,还可以现场进行书画创作互动,在赏梅之余,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
2月21日至23日,植物园里举办“金蛇献瑞 宋福纳春”2025灵峰探梅非遗民俗活动。这场活动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一场集视觉、听觉、味觉于一体的春日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