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涤看来,晚清时期经世致用之学盛行,士大夫推崇金石,在书法上推崇碑刻,身处这一潮流中的吴昌硕不仅在创作上大气、沉着,而且非常具有革新意识。他借鉴了海派绘画早期的花鸟画题材,并大胆将金石书法入画,在画风上兼具金石气和人文历史感。他以诗、文、金石、书画的综合表现力超越了那些不擅长书法篆刻的早期海派画家,更超越了清末民初寓居海上的士大夫群体。
缶老笔下断续写本册时,已近八旬高龄。钤印变化多端,每开所用各异,朱白、大小以至印文内容俱讲究配搭,极得点睛之妙。
全剧通过 “叩天”、“元尘”、“拙炎”、“汲露”、“锻烁”、“祈桑”、“听瓷”七个乐章,以舞台为空间,集视听、声像、肢体、动静等多种元素。 从而展现青瓷瓯乐的独特魅力,折射出浙江先民勤劳、智慧、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特显越窑青瓷的 ...
许多观众特意赶在春节期间专程从外地来沪看展,一睹缶翁的传奇生涯与艺术成就。近180件精品力作汇聚于逾1500平米展示面积中,更首度聚焦吴昌硕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的辉煌15年,观众纷纷赞叹“这个春节在这里感受到独特的视角和珍稀的展品”,“简直 ...
前人谈到京西,感兴趣的多是旧时的遗迹,马致远当年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名气很大,所写的“古道西风”处,现在还有人常去寻觅。言及京西历史脉络,还可以上溯到很远的年代,像北京猿人遗址即是。这个地方有些神奇,掩藏着不少旧岁遗产,熟悉现代文化史的人,还记得民国读书人到妙峰山采风的旧事,京西的神秘性,在云雾般的文字里飘来飘去。但这里的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城里人未必熟悉,前些年作家凸凹先生的系列小说,写到房山的 ...
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内,望山楚墓出土的姜、花椒等遗存令观众感叹楚人对味道的极致追求。据罗恰介绍,楚人对天然调料的使用历史久远,其大量使用花椒、生姜和茱萸作为辣味来源,至今湖北南漳仍盛产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