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国56个民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服装,但是其中有一个民族,有时候穿西装、有时候穿旗袍,好像没有一个确定的服装。这是哪个民族呢?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主体民族——汉族。
与民间传言"尽诛胡妇"的谣言不同,《明太祖实录》明确记载洪武三年诏令:"蒙古诸色人等,愿居中国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一套缜密的同化政策悄然展开: ...
23 小时
文化大家看 on MSN那坡壮族双鱼对吻银项圈那坡壮族双鱼对吻银项圈。
赵武灵王的改革,体现出华夏文化与戎狄文化相融合的特征,奠定了赵文化“慷慨悲歌”的总基调。是他开启了华夏文化融汇 ...
刘卫华: ...
3 天
来自MSN1秒换装,吸粉100万+,网友惊叹:传统文化就要这么宣传!6条视频,点赞1000多万,吸粉100万+。 博主@国粹儿做的传统文化科普,刷爆全网。 视频中,模特一秒换装,全方位展示汉服样式的变迁。 随后,又手拿一枚棋子落定盘中,立体式教学围棋的基础知识。 在特效的加持下,每一个知识点都变成了 ...
在越秀区人民南路的状元坊戏服厂车间裁布用的长桌将房间挤得满满当当布料和线筒散布在四处裁剪布料的沙沙声、脚踏缝纫机的咔咔声在这个空间里交织响起一位年轻的“90后”姑娘正在和绣娘沟通戏服的制作细节她就是广州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经理广州戏服制作技艺新生代传承 ...
2月的北京没有穿搭。只有裹在纯黑羽绒服下与7级狂风抗争的生存渴望。当我以为五彩缤纷的冬季是独属于南方人的特权,互联网则用“蒙古袍通勤ootd”证明了“时尚”和“保暖”绝不是二元对立。蒙古袍被穿成打工人新的设计感实用通勤战袍,游牧民族的图腾和马蹄袖给简 ...
9 天
文化大家看 on MSN清代“明黄色 实地纱盘金绣小龙袍”清代“明黄色实地纱盘金绣小龙袍”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这件文物属于清代,长度为94厘米,宽度为136厘米。
皮影戏表演场地从露天搬进了剧场,影人从巴掌大长高到一米多,影窗从传统的白色幕布变成绚丽多彩的超大舞台屏幕布景,还能利用高科技制造舞台特效…… ...
北青网 on MSN10 天
马 人类文明中延续千年的权力象征今天,当我们回顾马的历史,实际上是在回望自古以来马与人的关系史。2025年开年,一场名为“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的展览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特展集结了来自中意两国十余家博物馆所藏与马相关的百余件文物,沿着由西至东的地理空间线路,将远至 ...
唐宋时期,堪称苏绣的繁荣鼎盛阶段。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都为苏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唐代苏绣已应用于生活用品,针法也更加多样,如平绣、戗针绣等技法逐渐成熟。宋代,苏绣受绘画艺术影响深远,绣品开始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和高雅的格调。宫廷设立了专门的绣院,民间刺绣也十分兴盛,“画绣结合” 成为当时苏绣的显著特点。《清秘藏》记载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