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析,盟国将通过切断日本本土与南方资源地区之间的交通,断绝日本的战斗力来源。为了防患于未然,以便继续掠夺南方的资源,并援救这些地方的50万驻军,日本迫切需要打通从我国东北直到新加坡的陆上交通线。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在这场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一败涂地,李鸿章一味自保,致使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慈禧见状,害怕日军打进北京,自己地位不保。急忙派李鸿章赶赴日本谈判。伊藤博文早已拟好了苛刻的停战条款,并对李鸿章说:“ ...
1942年9月2日,军委会外事局将一批翻译官送至机场,顺路搭乘史迪威的专机去印度。翻译官眼中的史迪威肩戴中将军衔,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这位美军中将个子不高,面容瘦削而且布满了皱纹,但是双眼炯炯有神,态度也和蔼可亲,没有一点高级将领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