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默 - 百度百科
窦默(1196年-1280年),原名窦杰,字汉卿、子声。广平肥乡县(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城西村人。金末至元初时期名臣、理学家、医学家。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职,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窦太师针经 - 百度百科
窦氏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在临证选穴方面十分推崇流注八穴。 流注八穴是指位于四肢部腕踝关节附近的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八个与奇经八脉交会的穴位,这是窦氏通过民间采访得来的。
窦默与《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针经指南》 - 知乎
与窦氏相关的著作主要有《窦太师针经》(现传本有《杨氏家传针经图像》(甲本、乙本)、《窦太师流注指要赋》、《窦太师秘传》、《 针经指南 》等。
经蝶窦脑垂体手术 - 百度百科
1912年Chjari开展经筛窦、蝶窦作垂体切除,至1950年才被耳鼻喉科医师接受,并介绍经筛窦、上颌窦、腭部的途径进行手术。 至今,垂体肿瘤的手术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蝶鞍上手术,即开颅垂体肿瘤切除术,是由神经外科医师处理。
窦默与《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针经指南》
窦氏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在临证选穴方面十分推崇流注八穴。流注八穴是指位于四肢部腕踝关节附近的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八个与奇经八脉交会的穴位,这是窦氏通过民间采访得来的。另外,窦氏十分重视针刺补泄手法 ...
针经指南 - 中医百科
窦默(1196-1280),初名杰。 字子声,又名汉卿,广平肥乡县(今河北省肥乡县,位邯郸市东)城西村人。 元初名臣、名医、名儒,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即皇帝老师)、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等职,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针经指南_窦杰_在线阅读_中华典藏
针经直说、络说、交经辨、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说、流注八穴、古法流注、刺法、泻法、针灸杂忌等,是结合临床针灸经验,论述针灸、经络学说的重要理论,颇有创见。
《窦太师针经》传本及构成考 - 中华医史杂志 - Yiigle.com
<窦太师针经>为元代针灸古籍,现存清代及民国两种抄本.清代抄本题作"秘抄杨氏家传针经图",民国抄本与"玉龙歌"合抄,题作"玉龙歌".经考证,这两种抄本确系<窦太师针经>的不同传本,但确切书名尚无定论.其作者并非窦汉卿本人,当是窦氏传人整理,又经后人补注.其中 ...
窦汉卿--中国针灸学会官网
2007年1月22日 · 窦氏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对八穴的认识,总结出八穴主治213证。 如内关25证中包括九种心痛、心胸痞满、中满不快、吐逆不定、米谷不化、腹肋胀痛等症,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窦太师针经》版本及传本研究 - 百度学术
元代针灸古籍《窦太师针经》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极高.《窦太师针经》(补注本),腧穴专书,编者未详,其穴法,刺法与金元针灸大家窦汉卿针术如出一辙.是自初唐《甄权针经》之后的又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对针灸腧穴的系统总结.其文献价值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