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辞甲骨 (15张)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列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门径(分别为甲骨文、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考古学、理论模式)”之 …
甲辰贞祭祖乙刻辞卜骨,商代晚期,牛肩胛骨。 残长26.5厘米,残宽19厘米,1973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小屯村南地出土。 现藏河南博物院。
《佚存》518是一片兕骨刻辞,它就是著名的宰丰骨刻辞。 其内容为:“ 壬午,王田麦录(麓),获商戠兕,王赐宰丰寝小 贶,在五月,唯王六祀肜日 ”。
用地下文献与地上文献相互印证、相互发明,就是王国维倡导的“二重证据法”。此辞的发现(发现者是已故学者胡厚宣先生)正是“二重证据法”应用的佳例。 通过这片卜辞我们还可以了解残辞 …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 契文 、 甲骨刻辞、 卜辞 、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2014年10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 甲骨学 及先秦史研究 宋镇豪 16日在《 …
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商周帝王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 …
故宫博物院所藏殷墟刻辞甲骨四千余片,著录于《殷虚书契续编》、《卜辞通纂》、《殷契佚存》、《殷契拾掇》、《殷契拾掇二篇》、《甲骨文合集》等书中。
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19世纪末年以来,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十余万片刻有文字的占卜甲骨,绝大部分是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 …
2018年12月20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刻辞甲骨和带铭青铜器数量颇丰,其铭文涉及历史、宗教、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书法价值。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中国 …
被誉为“甲骨之王”的《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非常具有代表性。 该骨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反面刻满卜辞,字形较大,字口涂朱,书风雄浑,笔画粗壮遒劲,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序》 …